《松花江上》是什么歌曲﹖
1、《松花江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张寒晖作于1936年。
2、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4、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5、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6、《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7、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8、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松花江上歌词
1、《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2、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3、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
4、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
5、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是歌曲《松花江上》的一句歌词,《松花江上》歌曲原唱是李谷一。
2、《松花江上》是由中视传媒等出品的抗日剧,由陈国军执导,曹磊、秦海璐领衔主演。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东北的抗日英雄的传奇故事。该剧于2010年5月2日在央视一套播出。
3、李谷一,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祖籍湖南长沙,中国内地女高音歌唱演员、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4、1961年,李谷一被选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为演员,从此开始了她的舞台生涯。1964年,主演花鼓戏电影《补锅》。1974年,李谷一调入中央乐团成为独唱演员。1983年,携其歌曲《乡恋》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5、1988年,李谷一被列入美国传记学会编撰的《世界杰出名人录》。1991年,李谷一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新曲目优秀奖”。1996年,调入东方歌舞团,担任党委书记、第一副团长。
6、2003年,李谷一参加沈阳市庆“七一广场”文艺晚会。2004年10月,担任南京“梦里秦淮”全国歌手唱秦淮大赛晚会评委。2005年,李谷一在美国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地举办巡回演唱会。2008年2月,李谷一参演东方卫视《春满东方爱心飞扬》春节晚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