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雪灾是哪一年
2008年中国雪灾(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是指自2008年1月10日起在中国发生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中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
截至2月24日,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
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贵州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
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
起初,受到雪灾影响的省份包括湖南、安徽、湖北、贵州;后来在河南、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山东及广西也受到影响。1月28日后,中国西部的云南和青海亦有雪灾的报告。积雪覆盖面积达128.21万平方公里,安徽中部、江苏南部出现了30~45厘米的积雪。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月29日由北京坐火车到湖南长沙,探望滞留于长沙火车站的旅客,随后立即前往广州;在1月30日早上八时到广州火车站探望数以十万计被滞留的旅客。
2、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1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雨、雪、冰灾的灾情。1月31日到山西、河北视察铁路、港口、煤矿,要求在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尽量产出更多的煤,提高电煤装卸效率,尤其要优先抢运告急电厂用煤,为保障电力正常供应。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共累计拨款1.26亿元人民币到灾区应急,主要是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及安徽六个省区。
4、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兵超过20万人次参与抗冰救灾。
5、为疏散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旅客,广东省政府呼吁外来工今年留在广东过年,免费接送外来工返回原务工地点。广州将在火车站周边广交会流花、琶州展馆、剧院、学校设置临时安置点,给滞留旅客在室内候车。
6、由于要面对另一场的风雪出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动了3000名军民在南京长江大桥守候,随时清除路上的风雪,尽量达致交通畅通。
7、胡锦涛在2月5日-6日亲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受灾最重的桂林市考察,同一时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贵州省受灾最重的贵州山区考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008年中国雪灾
历史上的特大雪灾
东北连降大雪,气温骤降,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我国古代的大雪远比现在大得多,历史上共有四次寒冷期,而大雪也多发生在这四次寒冷期。
第一次是: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那时牛马部分是野生,抗冻能力极强也照样冻死,可见大雪的犀利。
第二次是: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期间经历东汉、三国、晋、南北朝。实际上,在这之前反常气候已经出现,大旱大涝不断。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好几个年头的冬季都出现了极端的大雪天气。《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记载了西汉时期的重大雪灾。“武帝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元鼎二年三月,雪,平地厚五尺。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元帝建昭二年十一月,齐、楚地大雪,深五尺。”普通百姓有很多冻死,雪厚五尺,以汉代的单位换算,一尺约现在22厘米左右,五尺将达到110厘米,可见雪量之大。古语有云堂堂七尺男儿,大雪几乎到达古人齐胸处了。
第三次是:唐宋元时期,唐末一场超级大雪连皇宫每天都有人冻死了。唐代倒数第二位皇帝李晔(唐昭宗)主政末期的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是个大灾年,先是夏秋之交“久雨”,入冬以后就开始下雪,连雨夹雪一直下到春天也未停止,即史书所谓,“自冬至春雨雪不止。”这么糟糕的雪天,连皇宫粮食都断炊了,李晔只好命令宫人,在宫中支起一个小磨,自磨豆麦充饥。“自后宫、诸王十六宅,冻馁而死者日三四”,堂堂帝王之家,每天都有三四个人被冻饿死,民间灾难之深重就可想而知了。
《宋史·五行志》上的雪灾纪录以北宋初期为最,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主政的22年,有5个年头发生雪灾。宋代关于雪灾记载较多,动植物冻死的不计其数。《宋史五行志》“天禧元年十一月,京师大雪,苦寒,人多冻死,路有僵尸,遣中使埋之四郊。二年正月,永州大雪,六昼夜方止,江、溪鱼皆冻死。政和三年十一月,大雨雪,连十余日不止,平地八尺余。冰滑,人马不能行,诏百官乘轿入朝。飞鸟多死。”政和三年十一月的雪连下十多天,鸟都冻死许多,雪深八尺,可想而知有多可怕,人跳进去瞬间就没了。当时京师站岗的士兵手冻得兵器都拿不了,有的士兵被冻成了僵尸。”老百姓没吃的没烧的,官府不得不让老百姓到皇家花园砍伐花木当柴烧。
第四个寒冷期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降雪日数多,天气寒冷,积雪深度也令人惊恐。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历史资料记载,明清两朝江西、浙江、安徽南部、江苏南部都出现过积雪“丈余”的记录。一丈为十尺,明清时期尺的标准不一,大致在0.32-0.35米,与今天一尺33厘米相差不大,约莫就跟一个2升装的饮料瓶高度。“丈余”约为3.3米左右,相当于10个2升饮料瓶的高度,高度估计是农村老家平房顶差不多。朱祁钰(明代宗)当皇帝的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大雪,极为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河北沧州,“冻死人畜无数”;山东德州,“人畜冻死”。朱厚照(明武宗)当皇帝的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雪下得最凶猛的是华东地区,这些地区江河冰合,鸟兽冻死,甚至冻毙村民。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竟然同时成了“超级溜冰场”:太湖,“冰,行人履冰往来者十余日”;洞庭湖,“冰合,人骑可行”。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冬天,华北、华东、华中等地连降大雪,连续下40至60天不等,黄河至龙门段都冻起来了,淮河更是坚冻两个月。全国好多省市的地方志上,都有冻死人记载。
离我们最比较近的就是08年的特大雪灾了。特大暴雪波及的地域很广。从东三省的哈尔滨、伊春、佳木斯、四平、松原、沈阳、鞍山、本溪、葫芦岛、锦州,到内蒙古的库伦、通辽、科左后旗,再到山东济南。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小半个中国。沈阳全市平均降雪量、积雪量,已全面超过2007年元宵暴风雪,平均积雪40厘米左右,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辽宁最大的一次暴风雪。11月9日,内蒙古通辽的积雪深度打破自1951年以来最深纪录。通辽科尔沁地区,由于积雪太深,当地居民出行基本靠“爬”,风力大至八九级,被吹得睁不开眼。08年的雪灾,很多人应该还记忆犹新。造成那一年灾害的罪魁祸首就是冻雨。这种雨落下时是低于0℃的过冷水滴,碰到树枝、电线、枯草等地上物,就会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正是低温冻雨造成电力供应中断、京广铁路湖南段中断、京珠公路湖南段中断,从而对当年的春运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
山东荣城冬季多雪的原因
1、烟台威海这边为什么冬天下雪比较多?
2、首先科普一下,以前威海也是属于烟台地区管辖的。烟台、威海地区为什么一到冬天就经常下大雪?按照气象部门的解释,烟台、威海的降雪是“冷流降雪”,这是环渤海区域特有的天气形势,主要是指高空强冷空气经洋面南下时遇到了洋面上的暖湿空气,双方交汇后产生降雪。
3、说到这里可能大家还不太清楚,其实看一下烟台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烟台北面临海,蓬莱田横山与辽宁旅顺老铁山之间的连线构成了黄渤海的分界线,而烟台也是中国少有的北面临海的城市,《烟台的海》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可见烟台威海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特殊的。
4、相对于陆地来说,海洋是一个热源,冬天刮北风的时候,冷空气经过海面时底部被加热,从而带来了丰富的水汽,而山东半岛中间有丘陵、山脉,对冷空气形成了阻挡、摩擦,在半岛北岸聚集凝结,就形成了局地极强的冷平流降雪。所以,冷空气一来,烟台威海就容易下雪,冷空气如果很强,那就会下大雪、暴雪,烟台威海由此得名“雪窝”。
5、由于渤海面积有限,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成因与美国大湖效应造成的降雪还是有区别的,与日本的豪雪地带相比也小一些。
6、由于冷涡西部总有新的冷空气补充进来,因此还会造成这里的持续降雪.此外,威海地区的地形、气候条件也对降雪起了决定性作用。
7、威海、烟台两市几乎在每个冬季都会多雪,由于地处山东半岛北部,两市周围大面积的海洋带来了丰富的水气,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形起的抬升作用也造成了两市大规模降雪!
8、其实下不下雪要看,是否有水汽,是否有温度适合,中心气压是否达到。地形上,青岛处于一个凹形港湾,冬季大陆地区大部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它受到海洋影响较多,故气温较高,即使有水汽,也难成雪。
9、气压上,威海地形较为平坦,对气压影响小,而青岛处于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交界,中心气压不易形成故而降雪少。
10、烟台北部和威海文登某些区域多降雪,隔三差五还会来几场暴雪,不是银装素裹妖不妖娆的问题,反倒有点雪灾的意思,俗称“雪窝子”。这种天气现象的出现,跟地理位置紧密相关。一是天气预报里动辄提及的西伯利亚寒流,二是海在北水汽大易被寒流裹挟,三是地处丘陵利于阻隔和有效截留降水。不过这几年情况大变,专家们整天叨叨全球变暖,雪量还真他奶奶地的少之又少,这充分证明了专家也有蒙对的时候。今冬多来几场规模以上的雪吧,缓解一下烟威近三年的大旱十分必要
11、烟威北部沿海,冬季多吹北风,风从海来带来了大量的水汽,烟威南面多山,水汽到了陆地后遇山遭阻,易形成降雪。不过楼上有人说雪灾,缺有些夸大其辞,烟威两地虽多血,但是两地对雪的清理处理能力全国最强,第二两地冬季空气是山东省最好的,与雪的净化不无关系。烟威两地虽经常遇暴雪,但是也没成灾。2018年1月份,文登暴雪,威海已有充分的处理雪的准备和方式。雪后的烟威,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海是蓝色的,大地是白的,树木上挂满了洁白的雪花,再看着海边来回飞动的海鸥,世界如此静谧而美好。欢迎各位冬季来烟威看雪。
12、烟台威海地处山东半岛的最东面属山地地形且海拔相对较高北临渤海在冬季渤海上空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空气携带着渤海上空的暖湿气流继续南下遇到烟台威海等高海拔地区地形缓慢爬升暖湿气流在爬升过程中不断降温直至成雪因此烟台威海及其郊区等地冬季多大雪
13、第一,烟台、威海是临海城市,海面上的暖湿气流充足。其次,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了。看一个整个山东半岛的地形就明白了.烟台和威海,虽然属于华东地区,但是,它离东北地区的辽宁省,特别是大连就近咫尺!所以,烟台和威海入冬后的气候变化应从东北地区.
14、下大雪天你开车来荣成环海路走一趟,真感觉神奇,斜口岛跨海大桥几百米,桥北雪有10公分厚,桥南就3公分,再往南经过八河港大坝,坝南就刚盖地皮,到石岛就刚感觉有点雪花了,真神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