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最大的烧烤店在什么地方
哈尔滨最大的烧烤店啊?应该是金刚山烧烤莫属了吧!第一次是同事带去的,当时就一个感觉,我去,烧烤店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立马估了一下一天能赚多少钱(瞎猜的),哈哈哈哈!
原谅我没留图,从大众点评上淘来的!
我在一楼吃过,夹层吃过,二楼吃过,不管是朋友来,还是自己去,服务态度那是一流啊,吃饭之前饮料、瓜子、大碴粥、水饺馄饨,没等点呢就快饱了,羊肉串、牛肉串、金针菇、蜜汁梅肉、烤茄子、豆角、酸菜五花肉、羊排、猪手、心管、板筋、腰子、锡纸油麦菜等等太多了,席间就听朋友感慨这也太NB了,而且还不贵,人均也就五、六十,吃完了还能来几个冰淇淋,舒服,当然了,这么火爆一定是要排队的,差不多一个小时,嗑瓜子都嗑饱了。
哈尔滨最大的烧烤店?在哈尔滨谁敢说自己家最大啊,倒是有几个营业面积比较大的,比如说道外区的大全烧烤,南岗区的金刚山烧烤(这家是连锁店,南岗这家营业面积在本旗之下最是算大了吧),道里区的正阳楼烧烤......哈尔滨人能第一时间起来的“大”烧烤店基本也就这些了。剩下营业面积超300米的烧烤店各区加起来也得有几十家,但这些店好多都是干不过五年的,不像上面提到的这几家,真正的座商。
本人这帮哥们里比较偏爱的是道外的大全烧烤,大约三年前年吧,有一段时间几乎每个星期都去撸点串喝点小啤酒,大全这家的特色嘛,个人感觉秘汁梅肉和烤鸡脖子应该算是行里比较不错的,反正每次去这两样是我必点的。
南岗区的金刚山烧烤,赠品超级多的那种,小食、粥......基本在没正式开吃之前我就已经整个半饱了,(嘿嘿,瞅我这点出息)。这家不敢评特色,因为我吃什么都不错,最喜欢它的大腰子和板筋,据说烤猪手也相当不错,但是上次去点了一份,没吃成!光被朋友灌酒了!下次去一定补上。一般人均消费在45元左左右吧,(不算酒啊)
正阳河烧烤这家店也有年头了,这家的碳烤羊排、涮毛肚、烤金针蘑不错。另外,它家的疯狂烤翅建议您尝尝,嘿嘿,比较疯狂哦。钓炉虾也好,就是个人感觉有点小贵。
要说哈尔滨最大的烧烤店那应该可以说是金刚山了。金刚山有好几家分店,之前去过红旗大街松雷中学对面那家,那时候就感觉挺大了,但没想到中山路上的那家更大,记得是分楼上楼下两层,餐厅装修的还可以,座位有很多很多,但无论是中午,晚上,还是宵夜,几乎都没有空座,人太多以至于环境很嘈杂,唠嗑的话基本都靠喊。
等位的时候可以享用到免费的果汁、爆米花、虾片、泡菜、瓜子……还有一大罐桂圆大渣子粥,香甜稠密,很好喝。免费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你会觉得这顿饭吃的太值了。对了,还有免费的雪糕,很解腻,嗯~这顿饭下来就感觉自己一直在忙乎着拿好吃的了。
墙裂推荐烤金针菇、干豆腐卷、烤翅、肇东小饼、微甜口的腊肠,以及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亮筋,对肉不太感兴趣的我没尝试什么烤肉串,这里就不做推荐了。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行,哈尔滨这烧烤呢,店不在大,味儿正就行!哈尔滨的烧烤,估计没有人敢和哈尔滨人叫板了,确实好吃,料足,甜口的啊,咸口的啊,炭烤的啊,电烤的啊,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全熟,只要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吃到。再有就是烧烤店里不仅是吃羊肉串牛肉串,能想到的基本也都能满足你,比如大腰子啊板筋啊亮筋啊鸡翅啊掌中宝啊梅肉啊,这些是肉类的,再就是素菜也都可以,茄子韭菜金针菇大头菜干豆腐卷……所以,店大不大没关系,只要能满足你的胃口就行。
要是说单一店面最大的,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道外的大全烧烤,那阵仗,不亚于酒店婚宴,还有就是中山路的金刚山,虽然中间经过那么一两次丑闻打击不小,但是还是挡不住吃货慕名前往,尤其是那碗大碴粥。要是说连锁品牌的,那可就多了,你像阿里巴巴就好几家,科长数学不好不会算。
哈尔滨地区的话烧烤还是非常的流行的,当地的话好吃的烧烤店也是特别的多,在亚麻街致青春酒吧旁边大铁门里有个烧烤,好像干了20来年了我总带朋友去味道不错忘了叫啥名了鑫顺园烧烤羊肉串和毛肚锅超好吃,他们家的生意也是非常的不错,经常去吃。
哈尔滨师范大学夜市里边也有很多烧烤,蒜苔羊排,望京小腰,板筋王,鱼豆腐,纯羊肉串都挺好吃,个人是个吃货,建议大家可以去尝一下,而且大学也是价格的话也是挺便宜的,个人觉得南七道街杨记小波烧烤好吃,店主也是回民,羊肉的话挺正宗的。
江北世纪花园c区醉仙烧烤部落刷毛肚最好吃店面还干净,南岗区跃兴街野人烧烤味道杠杠的,经常在那吃,江北恒大绿洲金满佳烧烤非常好吃,哈尔滨最好吃的,现在是满东排骨串它家,味道真不错,现在有很多分店,环境好,香坊区增福街第一烧烤,味道也是非常棒。
越大越难吃,大店肉基本都是腌制的,不是正宗烧烤,吃味道去小店。
道外草市街,排骨串还不错,其他一般。上下好几层,面积比较大,
大规模烧烤店,中山路上,也好几层,大厅非常大,就是有点吵。
金刚山烧烤大全烧烤洪忠烧烤还有老胖烧烤学府店都挺大
哈尔滨哪的小吃比较好
又大又甜的冰糖葫芦是哈尔滨的一大特产,红红的山楂在熔香甜可口的冰糖葫芦.远远看去象一串红红的玛瑙.凉菜类:松仁小肚、松仁红肠、酸辣泡菜、山野菜、小黄瓜、豆腐素鸡、豆腐鸡腿、炸土豆片、糖醋萝卜丝、炝土豆丝、糖醋黑木耳、大马哈鱼籽等。凉菜中有大量维生素、萝卜素等。
热菜类:猪肉炖粉条、羊肉氽酸菜、牛肉炖土豆、肉骨炖豆腐、蘑茹炖小鸡、得莫利炖鱼、胡萝卜炖排骨、牛肉炖萝卜丝等八大炖菜。这种炖菜既为热菜,又为汤菜食品。
水果类,主要有冻柿子、冻梨、冰糖葫芦等。
冷饮类,主要有冰点、冰糕、冰淇淋等。
莫利本是方正县所辖的一个渔村,在那里,豆腐、宽粉条子和乌苏里江中捞上来的鲤鱼炖在一起吃,是老乡们的老做法。村里人靠路边开的小吃店也用这道特色菜招待过往的客人。得莫利炖活鱼逐渐得到了过路客人的认可。据了解,到上个世纪90年代,得莫利村所有的饭店都挂得莫利炖活鱼的牌子招徕顾客。
大列巴属面包类食品,被称为哈尔滨一绝,是哈尔滨独特的风味食品。哈尔滨秋林公司和华梅西餐厅生产的大列巴都已有七、八十年历史。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2.5公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面包,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来哈尔滨,请你吃,贼香~~
现在的道外太大了。咱就以靖宇街为主线,从景阳街说起。
从景阳街顺着靖宇街往东走第一条小街是纯化街。与纯化街垂直有条小街叫染房胡同,有几家烧烤特有味,主菜是烤熟筋,筋嫩,味美,很有咬头,虽然很多烧烤都烤筋,但这家的是我最爱吃的。最兴旺的时候,门前名车成行,都是远道来吃的。
头道街。先说北边吧,在快到大新街附近有家《春兰鸡馆》我从88年就开始在他家吃,主菜是清炖鸡汤和红烧鸡块,清炖鸡汤是最出名的。尤其是冬天,来半斤白酒,炒个鸡汤干豆腐,鸡汤豆牙,来一锅清炖鸡汤….在鸡馆附近同发胡同,有家<福泰轩>据说作家网很多朋友都去过,他家的主菜太多,我爱吃的是猪手和排骨….头道街南边,靠近太古街,有家地下室,叫什么什么熏酱….他家的东西好吃,太久没去了.名字都忘了.
二道街,北边的”张包铺”比较出名,主菜是排骨包.我看是名声在外,我吃得多了.没觉得有什么特色.
三道街,太有说道了.就是再不熟道外的朋友也都知道三道街的小吃.从靖宇街到外环路,大大小小有几十家小吃.”北山酒馆”的干肠,小肚,金丝卷.’老邵家”的猪脑,”范记永’家的饺子,升平馄顿家的火勺(一种小点心,馅是小块肥肉加甜面酱,包上面烤得焦黄,一个字就是好吃)…..三道街南边很有意思,南三的石锅烤肉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很有特色,而且便宜.用石锅烤牛羊肉,猪排.青菜,海鲜,最后用剩在锅里的料加汤,煮面.汤好喝.比自炖火锅好吃.有意思在哪捏?自从第一家干火了.碌碌续续又有几个开张,到现在满街都是石锅烤肉,能有十四五家.你要想知道谁家正宗,好办,来找老鼠哥….
四道街,可能是离小吃街太近好吃的东西不多,有一家清真牛肉水饺不错.心水吃过,问他感觉.
五道街北边有家老字号的正阳楼,怎么好吃,没法形容,一年四季门口人不断,包括冬天.再往北,有家不挂幌的包子铺,我觉得不错,主菜是豆腐馅包子,一天两锅,卖完了.就等明天早点来排队.
北五还有家小饭店,我总去吃.做好吃的是四味肝尖,鲜嫩可口,就这菜,我能吃两碗大米饭.五道街往南.再往南….是草市街.夏天,如果晚上七点以后去,建议走过去,别开车…人走的道都挤,满街全是桌子.吃啥.????排骨串.麻辣的,糖醋的,红烧的…没吃过.哈尔滨最好吃的排骨串就在这.满东家的麻辣好吃.大全家的糖醋.旺福园家的好吃的最多.老板还和气,高兴了,不光打折扣,还陪你喝一口.(嘿嘿,那得是跟我去)
六道街,分大六,小六.小六道街的清真老仁义饭店是老字号,蒸饺和肚领尤其好.可惜动迁改造搬家了.据说是搬到十四道街那边了.老仁义旁边有两家老李太太熏酱,也不知道谁家是真的,反正人都不少.买卖特火.大六最让外区人知晓的恐怕是扒肉,狮子头了,有七八家,说实话我不爱吃,有谁去吃,别叫着我.大六有家老国营饭店,不容易吧,国营饭店,态度极其那啥,卫生也特别那啥,但是他家的豆腐脑那叫一绝啊…想去吃,真得找我,要不你真找不到.
七道街,是过去老道外最繁华的街道,因为靠着船站,现在航运不行了.买卖也少了.但七道街有家面馆很出名,所指的南七老麻辣面馆.麻辣面在哈尔滨有很多饭店都有,但在道外最出名的是这家和一工具对面的老麻面馆.好吃不好吃,那得看您的口味,不过别忘了要一瓶他家特有的冰啤,不是啤酒,是一种汽水,味道嘛…
八道街,南八顺你听说过吧,在哈尔滨都有名,我就不说了.不过要说说南八的春饼家.很值得一去.不过别晚上去,没饼,关门.中午早点去,要个十五元套菜,点上几样肉食,来十张饼…..你等着回家减肥吧.八道街在靖宇街面上有家不挂幌的小店.据说三十来年了.就没挂过幌,店里七张桌,门口八九群人(排队的),菜就是猪手,扒肉,米饭.清汤,凉菜,最大的菜是肘子,要是几个朋友去,全点上,然后告诉老板,米饭浇汤.你就吃去吧…
在九道街和十道街丰润街段有家徐包铺,是我最爱吃的包子铺,包子,熏酱,松肉汤,要去就早点。饿肚子排队,对身体不好。
十四道街江边的老左家熏酱也是名声在外,不过,味道还可以。在南边靠近太古街有个轩辕小区,里边有家不挂幌的小店,冰糖肘子,滑溜里脊相当的好吃,可惜啊,就是给你地图,你也不一定找得到。在桥下新开的老仁义,哈尔滨出名。拐到滨江站有个小南洋巷,正象我为卿狂说的小店,好象十个罐,味美性补。他家就几张桌,要去吃,您得开车,坐车里吃,要不您站着。
靖宇十四道街往太古街走有一家四合心沙锅居一个字———好吃。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如道理经纬头道街亿香扒肉的沙锅狮子头好吃,亿香的沙锅扒肉茄子丝韭菜都是绝活,说到这儿还有故乡电影院附近的新乡饭店,虽然不是国营的,但是集体的现在还多吗,它是集体的,那里有山东丸子汤,蒸肘子,焖排骨,还有什么白菜我忘了,但是最好吃的是馅饼,那叫一个香。诶~~~
十五道街北环路上有家馕坑烧烤,大串羊肉,大串鸡翅膀(个太大,有点夸张),来碗汤饭(类似面片汤)烤一张馕饼,吃俩串烤肉一串鸡翅膀,那美味...边写边流口水..吃完您再来份冰糕(太热,得凉快凉快)...
十六道街是老市场,但是说实话,我在这吃得少.不过这的烤虫子还是很出名的.油炸马蚱子,炸黑盖虫,烤蝎子,烤肉虫子.胆小您别去,不过说回来,味道是真好.还是高蛋白.
十七道街北环有家喜子麻辣烫,爱吃麻辣烫的朋友应该去看看,我不太喜欢这口,但在他家,我是没少吃.
十九道街北环路口,一排回民馆很有特色,我的最爱:芝麻羊肉;扒羊脸;炖筋头;浇烧牛肉…
二十道街,在太古桥头,有家个人家开的小馆,五块钱一份.扒肉,扒豆腐加大米饭.想喝酒,给你瓶子,自己去换.老板,厨师,服务员,股东就一人,没时间.不过在他家吃一顿,那叫一个饱啊....
过二十道街,原来是太平,现在也算道外了.在一片红楼的小区里(说得这样是把小区名字忘了)有家牛肉面,毛细面好吃,不过他家最好吃的应该是酱牛肉和酱牛筋,只能中午去吃,晚上没肉了.
哈尔滨有哪些不能错过的美食
我很久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大丰收,杀猪菜,小鸡炖蘑菇为什么会成为东北的招牌菜,仿佛我们做菜的方式,就是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放到锅里,然后炖,炖,炖。其实,除了小鸡炖蘑菇,其他两样我在哈尔滨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几乎没吃过。但当我见过大中华其他地区的一些食材,比如细长条的茄子,种类屈指可数的菌类,和鹅蛋差不多大的土豆,我明白了,这些菜之所以成名,是因为这几道菜,是对本地顶级食材:土豆,玉米,茄子,大辣椒,酸菜,猪肉,笨鸡,榛蘑的一次集体展示。拥有好的食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食材的原始特色。哈尔滨在前几年有一种特别著名的菜式,名曰“压锅菜”。顾名思义,压锅菜就是对食材不进行炸炒等预制作,直接放入高压锅中“压”熟,保持食材的营养和原味。这种烹调方法在哈尔滨红极一时,出现了不少专门做压锅菜的菜馆,排骨,鱼,土豆,玉米,豆腐,几乎无所不压。然而,由于饮食内容的狭窄,这股风潮在火了两三年就归于沉寂了,不过好在这种烹调方式已经融入的哈尔滨老菜的制作方式,现在哈尔滨很多菜馆的菜品都能见到压锅菜的影子。在我印象中“刘氏知音酒楼”是还在做压锅菜的,这家店主要是做家常菜,在哈尔滨一共有两家,汉广街和花园街都有店。店面很大,但屋子里永远是闹哄哄的,非常“有气氛”。味道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我仍然要推荐这家店:在本市菜码无限变相缩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巨量实属不易,并且,如果你想要攒6个人以上吃一顿饭,这家店是为数不多让你不用担心空间问题的饭店之一。这几年有一家比较有名的做豆腐的店铺,名叫“奇滋豆味”,从本质上说是一家概念餐厅,豆腐做的确实不错。也卖压锅菜,但名字起的着实奇葩,看名字我好长时间才猜出来是什么东西。另外,他们家的炒饭非常好吃,在这片普遍不重视米饭质量的城市可谓是特立独行。我不经常吃杀猪菜这种东西,但是我仍然可以推荐哈尔滨一家口碑不错的菜馆,名叫“老六杀猪菜”,这家店可以满足大家对“赵本山式的东北”的所有印象,血肠,猪肉炖粉条,以及这家店最具特色的——二人转表演。老道外有一家专门做鸡的店铺,名叫“春香鸡馆”,如果专门想吃鸡的话可以去尝尝。他们家的鸡分红烧和清炖两种,吃不出特殊的味道,也不存在秘制酱料之类唬人的玩意,是普通的家常做法,但是鸡的味道确实不错,鸡肉烂,鸡汤浓,鸡块一股肉香味。另外,这家店菜码极大,三个人去吃点一个鸡也就差不多了。另外,和哈尔滨很多小馆一样的缺点:他们对饭完全不讲究,我去的时候饭有点凉,还结块……大米再好吃也不能这么做啊。以前这家店只是个一层小铺子,现在再去看已经是个二层小楼了。说到米饭,其实五常大米是非常有名的,以至于很多在外地的哈尔滨人回家乡时要专门买几袋大米带回去。口感特别好,颗粒饱满。不过哈尔滨本地菜馆做米饭的粗糙也是众所周知的,毫不用心。另外,在众多“土菜”中,有一项不为人熟知,却在哈尔滨地区最广泛的范围内流行的菜,这就是“蘸酱菜”。蘸酱菜,就是白菜叶,生菜叶,黄瓜,水萝卜,干豆腐,还有老人常吃的山野菜,小蘑菇,等等等等,配上满族特产的大豆酱。当然,现在有不少人愿意用大豆酱炒出来的鸡蛋酱蘸着吃,也不错,不过这种浓咸的豆渣味不是一般人可以吃得惯的。粘豆包。老哈尔滨家家冬天都买粘豆包吃,易于保存,粘糖味道好,粘牙,也算是本地特色小吃之一。不过近年来的趋势是:粘豆包以亚沟产为最优,不过有一次专门去那里尝鲜,品质确实不错,但哈尔滨本地卖的粘豆包也不会差很多,这也算是个品牌优势吧。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冻梨,冻柿子这种冬天才能吃到的美食。所谓冻梨,冻柿子,顾名思义,就是把梨和柿子放到外面冻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后,梨和柿子的口感会发生奇特的变化,那个甜味非常不一般。另外,柿子还能用来做柿子饼,也是极其美味的甜品。在这多说一句:柿子是柿子,番茄是番茄,两种东西是不一样的。哈尔滨的美食里,烧烤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并不是说哈尔滨有那么一两家顶级的店铺树立形象,而是因为哈尔滨市的烧烤遍地开花,整体实力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最早的时候哈尔滨有著名的“革新烧烤一条街”,街区改造后往日的繁华不复存在,六顺街烧烤又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烧烤核心区。应该说,烧烤是一项技术含量并不复杂,但是极拼食材手法的品类。在哈尔滨,烧烤店都有专门的烧烤师傅,而且工资比普通厨师丝毫不差。每到晚上,街上总会看到一个大老爷们站在炭火炉前,拿着塑料板使劲扇风,这种专业劲头我很少在其他地区见过。很奇怪,我在其他地区从来没吃到过哪怕是接近哈尔滨水准的烧烤,无论是西安三五毛的那种“小串”,还是上海摆放的各种半制成品的“铁板”,我都想对着他们大吼:烧烤他妈不是这个味儿的!但后来我想明白了,对于这种不是特别靠技术的食物,最重要的决定标准其实是:食材。哈尔滨能吃到的肉简直是太棒了。另外,烧烤和疙瘩汤是绝配,如果吃烧烤不点一碗疙瘩汤去腻,那可是不专业的表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用“撸串儿”来形容这项豪放的饮食。对于哈尔滨人来讲,烧烤往往是续摊的最佳选项,烧烤店一般都会开到后半夜供客人喝酒消遣,“老板,先来200羊,一箱哈啤”是豪放的哈尔滨人永远的象征,板筋和腰子的魅力我们又怎能抵挡?另外,吃羊肉串的时候别忘了让师傅多撒点绵白糖,我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地方的食客现在还不知道白糖对于羊肉串的重要意义……一声叹息。说到烧烤,就不得不说大名鼎鼎的“大全烧烤”了。其实大全烧烤除了排骨串之外并没有特别好吃的东西,事实上,烧烤这玩意在哈尔滨只要是家店水平就不会太差。之所以要提到大全烧烤,是想说说他的发迹之路。最早的时候大全烧烤只是一家几张凳子的小店铺,但是由于口碑不错,也就慢慢做大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店的旁边就是当时全国派出所学习的典型模范:东莱派出所。大全烧烤和东莱派出所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那个小摊贩受欺压严重的时代,大全烧烤从来顺风顺水,没出过任何问题。后来他们盘下了附近的店面,后来他们把店铺加高了一层,再后来这块地重新拆掉,盖起了4层气势恢宏的大店面,开业的时候,各种庆贺开业的条幅上赫然挂着东莱派出所的名字。另外一家有名的店铺是六顺街的“160烧烤”。之所以单独拿出来,是因为这家店是本地最早做涮肚的店铺,涮肚这项菜品已经推出,立即风靡哈市,简直到了“来哈尔滨必吃烧烤,吃烧烤必吃涮肚的地步”。这家店的火爆也立刻引来了中国式的跟风效仿,一时间“16X烧烤”“1X6涮肚”遍布哈尔滨,简直让人无法分辨哪一家才是真身。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次160烧烤,品质依然在,而且新加了诸如“涮牛肉”的新菜品,主要的感觉是有点甜,但烧烤和涮品的口味都还不错。总之,是一家值得去尝试的店铺。还是那句话,哈尔滨的烧烤很多都不错,大店未必好,小店反而值得探索,比如我知道的一家四张桌的小店铺,漂亮的老板娘和勤奋的小伙子开了一家夫妻店,味道绝对的顶级,与此同时,一街之隔的另外一家烧烤店则门庭冷落,这说明哈尔滨人民还是很识货的。具体地址我肯定是不能说了,这是我吃了一个街区才吃出来的,怎么能这么快就被别人毁了。说说哈尔滨几家开的比较大的店铺吧。“阿里巴巴新疆大串”,味道一般,店里自己弄了个用肉酱做的秘制料汁刷素菜,味道依然一般,价格偏贵,但是串够大,并且以买100送50的卑劣方法拉拢顾客,所以生意还算火爆。老板是个矮胖的小黄毛,一次去那吃饭就看到他仰着头训几个比他高几十厘米的小伙子,样貌十分令人不爽。“正阳河烧烤”,那的烤鱼烤小鸽子吊炉烤鸭脖烤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还可以,但是烧烤不行,因为就在江边,所以吃过几次。“宋记烧烤”,这家味道算是不错,不过其最大优势是离居家菜馆比较近,续摊方便,其实对比复兴三道街的几家小店面没有明显的品质优势。说到鸭脖,我忽然想起了工大附近的烤鸡脖子……一字一泪。虽然说没多难吃吧,但真没好吃到让人专程吃一顿的地步,光今年我就去过三次了,每次都是一样的故事:“老板要俩烤鸡脖子。”“还要别的吗?”“那就再来10个串吧。”“就这点啊?”“是啊。”“那这人多,你先去那边等一会吧。”于是我和朋友蹲到了繁华的街边,然后像服务员一样来回端凳子,端盘子,拿蒜瓣……除去烧烤之外,朝鲜菜(韩餐)也是哈尔滨值得一尝的美味之一。虽然我知道很多人鄙视韩餐,但是韩餐真的是治愈良品,南方不常吃朝鲜菜的朋友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在哈尔滨吃朝鲜菜绝对不是其他地方可以与之相比的——当然了,延吉的狗肉冷面肯定是名气更大,不过在哈尔滨吃韩餐的美好享受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比如说我现在还记得高中学校门口那家狗肉馆卖的辣白菜,太好吃了,简直达到了小学校门口1毛钱一袋的甜辣小菜的水平——可惜的是,后来我再也未曾尝试过那种人间美味。韩国菜里唯一让我“惊为天人”的食物是传说中的“部队火锅”,是传说中退伍的韩国大头兵为了纪念青春时光反复回味的一道菜,具体来说就是辛拉面,年糕,辣白菜,午餐肉等食材放进火锅里一勺烩——这也算火锅?简直令人发指。至于狗肉这事我得多说几句。狗肉是哈尔滨传统的强档美食之一,但是如今吃狗肉的确多有不便。道德与否这事暂且放下不提,最重要的是有安全隐患。有一段时间哈尔滨的偷狗贼十分猖獗,他们的手法大致如此:开一辆小面包车四处巡逻,发现哪个狗主人看狗看的不严就立马下手,往狗前面扔根香肠,等狗过来一个大袋子直接罩住,扔进面包车,关上车门开车就跑,反应都来不及。一则宠物狗不是肉狗,口感多多少少有点差距,二则这种狗来路不正,安全很成问题,我们没必要为了那点口腹之欲拿生命犯险。最后就是陪着人家一块生活的朋友就这么被一口一口吃了——虽然仅仅是可能,就算是再好吃,心里也多多少少会有点不舒服吧。韩国人总自夸他们的泡菜好吃然后被中国网友一脸兰州拉面一脸沙县小吃的扔,但泡菜确实很好吃嘛,尤其是桔梗和牛板筋,简直是贯穿我生命始终的小咸菜。现在韩国泡菜在哈尔滨已经十分普及,很多超市都能买到。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去家名叫“升元韩国辣菜”的小店买点吃,那个拌干豆腐丝还是很不错的。在哈尔滨我吃过味道最好的店算是“老朴朝鲜风味”了,但很奇怪,我有一个爱吃韩餐的朋友对这家店并不感冒,我猜原因大概是这家店缺少了朝鲜菜标志性的甜辣味道。几年来这家店做的不错,算是开了不少家分店。几个传统菜都不错,荞麦冷面是肯定要吃的了。尤其是夏季,清凉解暑的佳品——当然,小心面条韧性太强咬不开。必须要说的一家店铺是“杀猪天”,在哈韩国人的小据点。位置永远要预定,人永远是满的,五花肉是必点项目,总体来说口味不错,处于哈尔滨韩餐的中上游,泡菜汤倒是一般。记得我去杀猪天的时候,灯箱上“猪”和“天”两个字已经没有任何亮光了,只剩下雪地上红彤彤的映这一个血色的大字:“杀”!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居民区里有两家没名字的小店对着开,其中一家比较好吃,老板是个朝鲜族老太太。鸡蛋卷做的很不错,鸡蛋很嫩,而且能做出稍微焦糊的感觉,口感恰到好处。下面一个话题是韩国炸酱面。说到韩国炸酱面,我以前一直以为它是和老北京炸酱面口味差不多的,毕竟我吃的炸酱面一直是这种。但两种炸酱面确实不一样,韩国炸酱面的卤比较稠,并且带着点甜味,相比较来说还是中式炸酱面和打卤面更合我口味。但是如果吃习惯了的话,韩国炸酱面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比如学府四的“韩国炸酱面”就可以一试,虽然说最开始觉得这种味道不怎么样,但是一段时间不吃,还真有点馋了。另外哈工大附近有家叫“韩流热风”的店,味道也可以,但一看就是类似工作餐性质的店(还卖炸猪排……),就不多说了。烤冷面这种东西是将未泡开的冷面放在铁板上烤,然后两面贴鸡蛋,陪以各式辅料,是朝鲜冷面,铁板鱿鱼和煎饼果子的另类结合,哈尔滨地摊饮食的最新成果。这绝不是朝鲜小吃,而是勤劳勇敢的哈尔滨劳动者的智慧结晶,这种地摊美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乐松广场的车站上,师大背后的那条苍蝇街……等等不同的地方冒出来,没有来头,但令人难以忘怀。现代哈尔滨的历史不过100余年,中间留下了不同人群迁徙的痕迹,中东铁路时期和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人,逃难的犹太人,日占时期的日本人,还有更早一些时期迁来的满回汉,构成了哈尔滨不同的饮食文化环境。在哈尔滨日本文化被清理的一干二净(去方正也许感觉会好点),俄式西餐倒是作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留下来了。第一个要说的自然是中央大街上作为哈尔滨西餐代表的“华梅西餐厅”了。华梅的菜谱基本上代表了哈尔滨俄式西餐的标准菜品,罐虾,大马哈鱼,红汤,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菜式。不过华梅由于牌子比较大,做菜的味道也自然一直没什么变化,体验一下老派的环境很合适,不过如果吃味道的话,“波特曼西餐厅”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另外,我记得西大直街北京街附近有一家俄式西餐厅,印象很好,不过后来大概老板不做这个行当了。说说格瓦斯这种饮料。格瓦斯是一种老式的俄式饮料,但实际上也就是最早的时候老俄带来的东西,没做到全城广泛的流行。后来随着国家改朝换代,这种饮料在哈尔滨也就基本绝迹了。不过最近十年,大概是由于“秋林”这个品牌被私人收购,格瓦斯也就作为哈尔滨特色饮料的一种被挖掘了出来,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目前哈尔滨市面上有售的格瓦斯有两种,一种是秋林,一种是得莫利,我一般都和秋林的格瓦斯。至于娃哈哈的格瓦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口味做了一定的修改,一股甜腻的味道,和秋林格瓦斯根本没法比。哈尔滨不少老菜都拥有酸甜的口感,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酸甜味道比较符合俄罗斯人的口味。锅包肉稍后再说,更具有代表性的俄国小吃是酸黄瓜。并不是所有人提到俄国菜的时候都能想到酸黄瓜,但这个小菜在哈尔滨相当普及,甚至我家里做冷面的时候,我都就着酸黄瓜吃。虽然说风格不同,但效果很不错。必须要说的是,市面上的酸黄瓜有大有小,但是味道最好的酸黄瓜应该是用指头大小的小乳瓜制作,口感更爽脆,如果是用普通的大黄瓜做酸黄瓜,口味就要差上很多。红肠是同样是俄罗斯人带来的食品,也是哈尔滨最著名的“外带土特产”。但据我所知,南方人对这种东西不太适应……因为蒜味太重,实在是很重。如果你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打开装红肠的袋子,掰下来一块,浓重的蒜香味会充满整个屋子。但不得不说,红肠的香味非常特别,和大列巴非常般配。另外,哈尔滨人还发明了不少本土吃法,比如说尖椒红肠:锅里下一点点油放红肠炒出焦糊感,再放进尖椒快炒,不用放任何佐料,齐活。红肠肥瘦相间,如果不喜欢吃肥肉的可以吃儿童肠,也就是红肠的瘦肉版本,但是我还是建议吃红肠,这东西就像狮子头,四肥六瘦口感才够丰富,况且红肠的肥肉可比狮子头少多了。至于红肠的品质,哈尔滨人已有所共识:红肠上品当属商委红肠,目前依然只有一家店面,年节买红肠通常要牌很长时间的队。另外,如果没空去折腾一趟,秋林和肉联的红肠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个人比较喜欢吃肉联红肠。哈肉联厂是由一个英国人始建,也最早将红肠这种食品引入哈尔滨,历史要比秋林更加悠久。红肠先有肉联,后有秋林,这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形成的印象。红肠一类,本地人通常叫“副食”,其种类远远不止红肠。比如干肠,松仁小肚,茶肠,粉肠,鸡丝卷,肉饼等等,都是本地人常吃的副食品,口味各有特色,出游时带点这些东西再合适不过了。副食品很多地方都有卖,不过大大小小的店铺中以“奋斗副食”最为著名。说到副食就不得不说说正阳楼。“正阳楼”是哈尔滨历史悠久的老店,但是绝不是你们如今看到的那个样子。如今的正阳楼已经开了很多家分店,不过幸运的是,我前一段时间去江边,发现那里还保持着正阳楼的老店铺,那其实就是哈尔滨人的一种生活状态的写照之一。正阳楼老店是一层铺开的店面,不卖热菜,只有副食和啤酒。每到夏天,哈尔滨人都会跑到江边消暑。人们在门外支开一个桌子,要点花生米,切点肠啊肚啊什么的,再来上一扎啤酒——实在是绝妙的享受。我对于面包这类食品并不感冒,但大列巴我确实经常吃。和很多外卖面包店不同的是,大列巴能够保存非常长的时间,而且能够保持那种纯粹的烘烤出来的面包香气,带着一点发酵出来的微微酸味,配上鱼子酱,红汤或者红肠,味道非常地道。只是外地人未必吃得惯就是了。哈尔滨有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是大马哈鱼,个头非常大,肉质很韧,一般都煎着吃,如果能炖上整条马哈鱼,还能一大口一大口的吃鱼里面的鱼籽,非常爽快。一般来说西餐厅都会有做好的鱼子酱,价格稍贵,如果觉得味道好可以去副食品店买罐装的鱼子酱带回去。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哈尔滨人冬天那么冷还要吃冰棍,其实我也不理解,但是我就是很习惯在冬天吃冰棍,多冷的天都吃……真的是很好吃嘛。如果想尝尝本地特色,当然是要吃中央大街门前的马迭尔冰棍。如果想换换花样,那就得去老鼎丰吃点冰点和冰砖了。另外,不用怕太冷,哈尔滨已经没有从前那种动辄零下30多度的天气了,况且我看到的所有外地游客,都裹的跟狗熊似的,比本地人穿的厚多了,不吃点冰棍估计有可能会中暑吧……接下来这个勉强算得上是西餐,但是这个和哈尔滨的历史没多大关系。在工大附近,有一家台湾人开的简餐叫“快乐窗”,这家店是我的挚爱。这家店里最著名的要数总汇三明治了。无论是面包,芝士还是培根,做工都十分讲究。虽然说哈尔滨这种地方不太适合吃这类食品,但是这家店的三明治真的是我所吃过的最好吃的三明治。哈尔滨有一道举足轻重的名菜——当然是锅包肉。哈尔滨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迟子建曾以傅家甸鼠疫为背景写过《白雪乌鸦》一书)上,为了满足与会的俄国人的口味,这道鲁菜改制的“锅爆肉”应时而生。周恩来到哈尔滨参加会议时还曾专门点过这道菜。最早的锅包肉配料是当季的水果,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这些细节就从简了。锅包肉是一道难度极大的菜,火候,调汁,挂糊,一样做不好最后的成品出来都会打折扣。理论上做锅包肉最权威的饭店是“老厨家”,这家店借了“滨江膳祖”的名头,也算是哈市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这家店有专门的锅包肉师傅,但是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这家店的锅包肉并不算最佳,味道不在肉里,分得太开,葱姜丝胡萝卜丝等配料也几乎看不到。哈市食客中口口相传的“哈尔滨最好吃的锅包肉”是一家江边的小店,名叫“春饼小吃”,虽然名字是这个叫法,但只是因为老板盘下了店面懒得换牌子了,实际上并不做春饼。曾经专门去过几次,第一次过年,厨师早早回家了,第二次过节店干脆没开,所以一直没有缘分,也不敢乱评论。和老板聊过一次,那家店的厨师是一个河南小伙子,做菜很有天分,也就一直在这家店干了。其实“玉氏滋味馆”的黄桃锅包肉就已经算不错了。之前说过,最早的锅包肉是靠水果提一部分甜味的,用黄桃做锅包肉,算是创新,也算是一种复古。而且黄桃和锅包肉配在一块,味道很自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哈尔滨老菜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不少小馆子通过对传统菜的创新赢得了不小的名声,有三家民间菜馆在这股风潮中声名鹊起,“玉氏滋味馆”就是其中一家。此外,玉氏滋味馆的锅烙也是具有相当水准的,老昌现在也做锅烙,但是总的来说不如玉氏滋味馆的好。既然提到锅烙,就必须多说点饺子这事。“东方饺子王”当然是比较方便的选择,到处都有店面,而且味道也不错。但是作为一个热爱哈尔滨美食的吃货,当然要推荐些不一样的东西。首先要说的当然是老道外的“范记永饺子”,本地食客更习惯叫“老范记永”,这是哈尔滨的老字号,虽然几易其主,但依然是有资格和“张包铺”放在一块说的名字。还有一家必须要说的饭店是大成街附近的“百年蒸饺”,虽然不是伴随着哈尔滨一块成长的饭店,但也算是历史悠久了,在老一辈的食客中非常著名,很多老人现在依然愿意来这里吃饭。虽然说很多菜已经不比从前,但蒸饺依然是这家饭店的必吃菜。有一种蒸饺名曰鲅鱼蒸饺,非常鲜嫩,但要早点去,否则去晚了就不新鲜了。不在哈尔滨能吃到的老菜不止是锅包肉——地三鲜,三丝爆豆,家常凉菜,尖椒干豆腐,炸蚕蛹,溜肉段等等都是值得一吃的菜肴,当然,有些菜在其他地区也可以吃得到,也有很多家常菜平时吃的多了,饭店反而不常见。并且,随着东北菜的更新,很多新式菜品也已经开始走向大众,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黄桃锅包肉,我已经见过很多饭店学去做了。说到老菜创新,“居家菜馆”当属其中翘楚,居家菜馆是之前提到的三家民间小馆的其中一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家。这家店卖的不少菜都有自己的创新,虽然说为了保证出菜速度,很多菜都是提前做好,等临点再过一下热,但依然值得推荐。居家菜馆的老店位于下夹树街,由于不挂牌匾,所以不算太好找。从外面看,这家店很像是公共厕所。不过如果你走进去,会发现这家店比拟所想象的要大很多,老板盘下了附近的店面,室内蜿蜒伸展如同老鼠洞。应该说居家菜馆菜谱上的菜都不错,当然最值得推荐的是黄蘑扣肉,入口即化,非常少见。桂花大排相对一般,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排骨这种东西放凉后会显得干,倒不是制作问题。另外酥鲫鱼和白卤猪手我觉得也都不错,平时酱猪手吃过不少,白卤的很少见,而且会更清淡。最后一家名叫“杨家妙味品”。他家最拿手的菜是山楂排骨,虽然说山楂能让排骨变得更烂,但由于他们卖的排骨都是做好放凉摆到台面上的,所以会显得很干,效果有点像沪上的糖醋小排。不过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家的蚕蛹和干炸丸子居然不错,丸子外表酥脆,内里鲜嫩可口,很见功夫。其实到了东北,主要就是吃肉。除去烧烤,哈尔滨人还有一样经常吃的食品,就是酱骨棒。和烧烤有点类似,到了夏天,每家饭馆都会做酱骨棒,配上啤酒毛豆花生米做为消夏之用。所以,酱骨这样东西分布非常广泛,并非只有大店做的正宗,有的时候小店反而做的更有滋味。如果想吃酱骨的话,“吴记酱骨”和“薛府酱骨”都是不错的选择,店能开的大,自然要有一定的功夫。不过我想推荐另外一家店,名叫“明泉特特”,名字起得诡异,价格也算不得实惠,但是酱骨做的确实软烂。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酱骨有骨架和骨棒之分,部位不一样,口感也当然不同,建议都尝尝。提到酱骨头,不禁想到了“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心情分外沉重。这家老道外的小店专门做熏酱坛肉,在春香鸡馆和红光包子铺中间,生意非常好。店主人是个80多岁的老太太,抚养了7个孤儿长大,钱都花在他们的身上,自己没享受到,店面也从来没变过。结果前几年老伴死了,几个孩子每一个去看过,大概是一年前吧,我看报纸才知道,老太太也去世了,现在店面不知道归谁,也不知道在不在了,想想这世道,真是令人唏嘘。终于令人欣喜的过渡到老道外美食了。但之前必须要说的一点是,随着道外街区改造,很多的店面都已经不在了,另外反而有不少新开的店铺借着“老道外”的名号卖钱,位置虽然说是对了,但是味道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对老道外的很多饭店其实是有些不满的。“张包铺”是老道外最有名的包子铺,历史悠久,说是老道外最具标志性的美食也不为过。张包铺老店的地址在张包铺胡同,和范吉永饺子面对面,不过现在已经搬迁到附近的旅游街了。搬迁后我去吃过一次,包子都是早就做好的,感觉不好。北方包子和南方不同,南方的包子讲究皮薄馅厚,但是在东北,吃包子是要吃面的,包子皮一定要“喧腾”才算是好吃。所以,包子肯定是要吃刚出锅的才最好,如果吃放凉后重新加热的包子,效果要差上一大截。吃起来还不如大安街边一家叫“东东包”的饭店——我不是说这家店的包子好吃,事实上,这里的包子馅料太少,肉味也不够浓厚,但起码总是能吃到刚出锅的包子,即使味道差一点,吃起来感觉也不会太差。六道街是扒肉的聚集区,目前开得最大的要数“张飞扒肉”,很久就换了店面,非常令人失望。要一盘蒜苗炒肉明显能感觉油不太干净,还能多说什么呢,算了,说到品质问题,小店也没多少敢拍着胸脯说一直没用陈油的。另外一家有名的店叫“武刚扒肉”,只卖肘子,猪手,扒肉,凉菜,外面对着家花圈店,不多评价了。武刚肘子不是哈尔滨唯一只卖几个菜的饭店,这种店实在是很多。而且,在哈尔滨的老菜馆吃饭,必须得赶上饭店的饭点儿去,早了晚了都不行,有些硬店,吃什么你说了都不算。点菜不要忘记来一盘家常凉菜——这是哈尔滨饭店里出镜率最高的菜,怎么做全凭随心,每家味道都不一样——再加上瓶大白梨,这就是非常完美的老哈的饭店了。离武刚扒肉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家卖肘子的名店,挂名叫“盛安小吃”,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牌子,只能按门牌碰。这家店同样也只卖几个菜,其中最知名的要数“冰糖肘子”,每天定量,晚了没有,早了也没有,就几张桌子,店铺不算太干净,但肘子是真是烂乎。另外滑溜里脊也不错,可以尝尝。松花江边临近港务局的地方每到夏天就一片一片的大排档,片区整顿前一片一片的大老爷们光着膀子喝酒吃肉——滨江一景。下面应该说说清真名店了,虽然位置算不上是回疆聚集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哈尔滨的回族人是非常多的,有名的回族菜馆一般聚集在道外清真寺附近,每家都有不同的特色,而且由于变化发展,有了自己的风格,和其他地区的清真有很大的区别。说“老仁义”这种做出名堂,成为哈市标志性饭店的清真馆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