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去沈阳需要隔离吗最新
1、加强管控,严密防范境外省外疫情输入。对来沈返沈的入境人员,入沈前已实施集中隔离观察且可以出具当地解除隔离证明的,继续进行14天单独居家隔离观察,并在隔离第7日后进行1次核酸检测;不能出具解除隔离证明的,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进行2次核酸检测和1次血清抗体检测,之后继续进行14天单独居家隔离观察,并在隔离第7日后进行1次核酸检测。不具备单独居家隔离观察条件的,继续实施集中隔离观察14天,并在隔离第7日后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4月22日以来吉林市来沈返沈人员,一律实行指定宾馆集中隔离观察21天,期间进行3次核酸检测;正在居家隔离的人员,须即刻转入集中隔离。
2、5月15日,辽宁发布13号令,要求重点地区来辽返辽人员主动向社区和单位报备,并对即日起所有重点地区来辽返辽人员,由属地安排进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2次核酸检测。
3、至于重点地区,是随着疫情变化而变化的,具体可向当地社区或相关单位咨询。
4、关于加强吉林市来返沈人员管控的通告(第17号)
5、鉴于近期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吉林市城区已比照高风险地区管控实际,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工作,经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研究
东北的房子还值得买吗包括大连长春沈阳哈尔滨
答案是肯定的,东北的房子绝对值得买!
在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些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的话,并不只是说说,实际就是这样发展的!所以别看现在的东北,好像发展有些也落后,但东北绝对可以再次发展起来。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全国不同的地区,设置一些中心城市,东北作为一个大区域,在未来一两年时间之内,绝对会有一个大型的中心城市出现,或者沈阳,或者长春或者吉林。
还有,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全国的气候,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东北现在在全国的地理环境之中,属于比较寒冷的,好像有点不宜居:冬天特别冷,时间又长,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之下,东北会持续的,逐渐的越来越暖,不是说在七八十年之后,俄罗斯的西部西伯利亚地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吗。那我国的东北李西伯利亚地区特别近,也属于非常宜居的所在。
所以东北的房子是值得买的。如果你家是东北的,千万要珍惜。不要看别人都在外走,你也舍弃自己家的房子或者地,选择了盲从。
如果你不是东北的,但是有机会在东北买房就不要犹豫,趁早布局,买吧!
东北的房子值得买吗?这个“买”包括投资跟自住两个方面。
咱们先说说投资的情况,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别说东北城市就算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要想通过买房获利都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所以如果你是投资的话需要长线才有机会获利,基本上也就是可以保值而已,而且还得是沈大哈长这四大城市。
如果是刚需自住的话,沈大哈长与其他三四五六七八线的情况又不尽相同,东北的城市里面大连是经济最好的,宜居的环境跟清新的空气对东北人有着难以抵挡的吸引力,2018年有机构统计,大连的在售商品房一半以上都是外地人购买,而这些外地人其实都是东三省的人。大连在甘井子机场附近的一个地块刚刚被中海竞拍成功,成交价格9.35亿元,周边有第五郡、三鼎春天等知名小区,目前二手房价为2.5万左右,预计这块建成后不会低于三万每平米。结合大连目前的成交量跟库存,预计大连未来的房价很难降下来,还会一直上涨,大连目前全市均价只有1.5万每平米左右,这个价格在沿海二线城市里恐怕是最低的了,所谓价值洼地凸显,想在大连买房的要抓紧了哦。
除了大连以外,沈阳的前景也不错,别提什么“投资不过山海关”,人云亦云就没什么意思了,沈阳GDP再低也挡不住被评为新一线城市,衡量一个城市的价值虽然GDP是重要指标,但是城建水平,教育医疗都是重要指标,沈阳作为东北第一重镇在东北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尤其它还有这“国家中心城市”的预期,那么现在只有9000多的均价显然是低估了,所以未来会涨,如果某一天真的评为了国中,那么涨到什么程度真的不好说了。
长春这几年的经济增长算是东北最抢眼的了,从去年春晚分会场设在长春就可以窥见一二,但因为吉林省人口只有2700万没有人口支撑,长春在房地产里没有什么存在感,加之人口流入缓慢房价很难大幅度上涨,买房自住没什么问题。
多,虽然总人口达到千万,但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区人口不足以支撑房价攀升,那么买房的话就自己住吧,不要指望能涨。
至于其他城市,多数都属于收缩型城市,但本身价格就很低其实没什么泡沫,当地人也都有房子住,也没什么外来人口,不会涨也不会降,比如鹤岗,几百元的价格还能降到哪里去啊!
虽然现在都在讲房住不炒,房子没有投资属性了,但是老百姓的投资理念还在,老百姓所理解的投资是我买套房,在那出租,还能给我赚得租金,我当个包租婆每个月有房租收入,这算是一种投资,所以,此投资与彼投资,有很大不同。其实,我们理解的房子没有了投资属性,更直接的说是没有了投机机会吧。
其实,从2017年的4月份开始,就已经有来自北京、上海的外地客户回到这里来购置房产,而且数量也是在上升的,尤其是在7、8月份,在大连买房的外地客户明显增多,据了解,这批回东北置业的外地客户有一部分是在外地工作的东北人,也就是一部分回乡置业的客户。虽然说这部分客户买房有一部分的投资属性,但是更多的也是家乡情怀,有朝一日回来,趁着房价还没涨上去,先安置一套房产。
外地投资客户对东北房地产市场仍不待见
那东北房价出现上涨,这些城市的房子就有投资价值吗?笔者觉得投资预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原因有四:
第一个:房产界一直有一个说法: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供需,长期看人口。人口数据是观察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数据,人口直接决定了需求,影响供需基本规律,并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东北房价常年止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东北人口流失严重,不论是黑龙江、长春、吉林还是辽宁沈阳、大连这些省会及二线城市一直是人口净流失状态,整个东北三省都存在人口净流失。人口净流失之后呢,就会导致购买力的下降,购买力下降,就会导致投资预期的下降,这种投资预期下降的会直接导致后期的价格起不来。
第二个:中国的城市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未来中国城市的主力格局就是3+6:三大城市群加上6个主力城市,分别是环北京城市群、环上海城市群、环深圳城市群;6个城市是,南京、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未来,随着城市格局的分化,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点在都是在这些大都市圈中,这些地区会因为有非常多的就业机会,成为未来人口流入的主要城市,对房子需求大,然而,对于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子价格上涨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房子具有高溢价力的城市是在这些城市。
我们知道今年不管是热点城市还是热点城市周边儿的小城市也好,很多地方房价已经翻倍了,按理来说,像沈阳吉林的省会包括大连、长春种这种比较相对来说优质的城市应该是房价至少涨百分之五六十。就是因为人口流失,供需关系不平衡,导致房价没有上涨机会。东北这几个城市的房价短期内应该还会上涨,但是涨幅是有限的,不会太高。
第三个,随着十九大房住不炒的概念提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立,人们的投资预期正发生着变化,虽然说人们还是在每天讨论房子,讨论房价,但是人们对投资房产的兴趣正在变小。大部分人都知道投资房产可以挣钱,这也是大家关注房产投资的兴趣点,但是大家并没有那么多钱,做这样的事情。加之最近两个月热点城市房地产成交下滑,大家都在观望。市场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不知道接下来的长效调控都会有哪些举措落地,因此也都在等着国家的政策出来。
第四个,房子的流通性变得很差。考虑投资的客户要慎重,即便目前东北的房价实在上涨,但是投资预期并没有那么高,房子的流通性变得很差,未来很可能在进入二手房市场上很难形成有效溢价。现在房地产市场的玩法已经变了,已经不再是那个买了房子,想卖的时候就很容易卖掉变现,反而可能存在租房租不上价格、卖又卖不出去的局面,说白了,你有可能被套。
小城市的房子就是房子,核心城市的房子才叫资产,更具备投资价值,因此,朋友们,不要因为东北此轮房价的上涨,就开始幻想东北房价有多大的涨幅空间。虽然现在东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今年不买房,明年买地王。这和今年这些城市的土地溢价有关,明年这些高价土地即将入市,考虑到面包与面粉的关系,明年新入市的项目价格会比现在的高,但是即便如此,他的上涨空间是有限的。而且,还有一点,地王项目的产品定位和产品力一定也会随着价格提升。我们购买的产品品质不同,价格自然就会存在差异。我们不能拿毛坯房的价格和精装修房的价格相比,我们也不能拿普通的刚需产品和高端产品价格相比。因此。不要被市场那些涨价赶紧买房的声音所左右,造成价格恐慌,潜意识认为明年房价还会涨,进而盲目投资。
1东北房产的配置考虑两个问题,人口流入问题,商业环境是否改善和成熟,政策性扶持方面因素
2随着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依靠地产投资实现财富暴涨已经是过去式,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流入,产业的输出。综合的竞争力体现,才能实现城市化优化和升级,同时保持房价维稳,从依赖房地产拉动城市经济的泡沫里走出来。今年最明显的就是首套房利率上浮,打压刚需和投机,限制货币流入地产,各大网红城市降低落户门槛,拉拢人才入户稳住房价,同时储备城市发展的原动力-高素质人才。
3这些年东北的房子也随着地产的黄金十年出现了趋势性上涨,后续的上涨动力,需要看东北还能留住多少人才和本地人群,在这里落地生根。现在哈尔比工业大学都移到了深圳发展,整体的产业升级和改造也没看到新的活力,商业环境其实也不太好,最近几年看的新闻都是负面的,企业经营和旅游方面输出感觉都差点意思。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底蕴还是在的。期待后续的发力,至于房子刚需买了就留着耍,投资就要悠着点了,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产业发展和输出程度,是否有成熟的办公环境和配套,稳定的人流。
大连东港的许多楼盘,三万五起价,开盘就光,供不应求,偏高市中心的楼盘一万五以下的都不多,周围乡镇的新房都七~八千多。
东北不能一概而论,就像广东不能一概而论一样,广深六万一坪,不发达的市五六千一坪也很正常。
买完了卖给谁?当地人又有多少买的起?
如果住的话都可以,如果投资的话,说实话这些年东北人口流出很严重,包括大连都是人口负增长,你看着办
坊间有句话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主要针对的是东北地方政府干预企业动作太多,企业数据造假情况较为严重,不适合去投资,可是,如今调控政策却跨过了山海关,这一方面说明政府对于稳定全国楼市的决心满满,另一方面是否说明东北楼市仍值得投资呢?
且看看东三省四个主要城市的综合情况,答案便一目了然。这四个城市分别是沈阳、长春、黑龙江、大连,前三个是省会,后一个是计划单列市。
一、曾经光芒无限,如今黯然失色
东三省从上世纪2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一直都是东北亚重要的工业基地,经济繁荣昌盛。
从1898年俄国在东北建立第一条铁路时期开始,东北的中心就渐渐地由沈阳转到了哈尔滨,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开办了在旧中国堪称先进的面粉、酿造、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开启了东北工业基地之路。苏联爆发革命以后,大批的贵族来到了哈尔滨,并建设了一大批俄罗斯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物和街道,带来了他们的民族习俗和生活方式,因此很长的时间里哈尔滨都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称,堪称国际大都市,盛极一时,但这一切都被日俄战争给毁了。
军阀混战时期,东三省的中心回到了沈阳,当时叫做奉天,由奉系军阀坐镇。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先后推行许多经济发展的“新政”,在当时极大地刺激了东北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很快超过了长江流域,基本上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和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商贸体系,进而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飞跃式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中心从沈阳转到长春,进一步推进了东北的工业化建设,当时伪满洲国的富强程度已经超越了日本本土,成为了亚洲经济发展最好的地方。有数据记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东三省的财富占全国总财富的85%。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以国企、央企占主要地位的东三省,由于体制僵化,思维不够开放,经济发展日渐式微。中心又回到了沈阳。
从东三省中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情况,能够发现一条规律,那就是,“周边环境越开放,自由贸易度越高,东北地区中心越偏北。”
改革开放初期到2014年,东三省GDP占全国比重,走势很直观,一路下行。近年来,甚至出现了经济倒退的现象。
东三省2015年和2016年1季度GDP增速均排在全国扫尾处,且均跑输了同期国家6.9%和6.7%的增速,辽宁去年1季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下面一起来看看东三省四个主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二、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经济数据大比拼
从数据可以看出,东三省四个主要城市GDP近5年和近10年的增幅,均跑输了全国平均水平。
四个城市北部比较,长春相对来说表现地更好一些。过去十年里,哈尔滨的增幅垫了底,增幅与全国相比差了57个百分点;最近五年,沈阳的增幅排在最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了25个百分点。而就算是相对来说表现稍好一些的长春,也没有跑赢全国平均水平,更别说与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强二线城市作对比了。
在资金总量方面,东三省四个主要城市的数据仍跑输了全国平均水平。
资金总量,也就是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这个经济数据比GDP更重要,它是过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
因此,我特意选取了深圳、成都、郑州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作为对照。深圳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和质量最好的城市,成都和郑州是正在崛起的省会城市代表。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增幅上,过去5年和10年,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都与三个代表性城市相差很远,也都跑输了全国平均水平。
四个城市内部相比较,长春增幅相对好一点,其次是沈阳、大连、哈尔滨。
财政收入是城市未来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支柱。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东北四个主要城市财政收入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小、增速慢。
过去5年和10年的增幅几乎都跑输了全国平均增幅,大连最近5年的增速甚至低到只有15.8%,大连可是计划单列市,拥有比一般城市更多的财政收入留成,不需要与省政府分享。
唯一欣慰的是,长春最近5年财政收入增幅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在过去10年里,增幅也是四个城市中最好的。
所以,综合GDP、资金总量和财政收入会发现,东北四个主要城市去过一些年发展相对快速的是长春。长春近日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经济发展和人口有直接关系,东北的经济之痛归根结底是人口流失所致。
东北人口增幅不断下滑,原因有二:1、出生率逐年降低;2、长年人口净迁出。
先说出生率。数据显示,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当然,这和计划生育政策有直接关系。
明显看出东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2015年辽宁和黑龙江两省甚至已经进入了负增长情况。东北三省,是全国人口生育率最低的10个省市之三。
再来看人口流动情况。数据显示,东北的人口净迁出时间已经长达20多年,流出人口以农村户籍为主,其中高学历人才不在少数,超过六成的东北人外流原因是务工经商。
在人口流失方面,相比于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小学生在校人口数据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来。
过去一些年,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全国小学生人数在下降,可以看出,在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间,全国小学生人数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10.8%,但由于人口寿命延长,全国人口仍然增长了5.1%。
计划生育是全国性政策,所以并不影响通过小学生人数来分析人口流入和迁出情况。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过去10年间东北三省小学生在校人数减少了1/5~1/3,人口流失较严重
四个主要城市,过去10年也基本符合东北人口流失的整体趋势。长春、哈尔滨、大连小学生人口一直在减少。只有沈阳,在最近5年扭转了人口流失,重新回到了人口增长通道。
面对人口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中央开始为东北做好顶层设计。2016年11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若干重要举措,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
第一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在活力。主要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
第二方面是推进创新转型、培育发展动力。主要包括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资源枯竭产业衰退地区转型、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等;
第三方面是扩大开放合作、转变观念理念。主要包括打造重点开发开放平台、开展对口合作与系统培训等;
第四方面是加强组织协调。主要包括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加大财政金融投资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
并针对四个主要城市,与四个一线城市实行点对点的合作学习。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与江苏、浙江、广东三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市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
从上面文件也能够看出国家对于复兴东北的决心,未来将有更大力度的经济和政策来扶持东北经济的发展。
近日,国务院正式宣布了7省市设立“自由贸易区”,辽宁就是其中之一,辽宁自贸区涵盖沈阳、辽宁和营口,由此可知在中央层面,辽宁在东北三省中的地位较为突出,而四个主要城市,沈阳则更受青睐。作为曾经东北的中心,沈阳也很有可能入选下一批国家中心城市,承担起复兴东北的重任。
综合分析东北四个主要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个人以为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区域的的楼市都不适合用来保值增值资产。长远来看,沈阳可以看好。东三省的整体情况,还得看未来对于政策的执行力度与践行程度如何。
大连当然可以买,全国所有城市中,气候比大连好的,有几个?冬天基本上就是零下三度左右,夏天很少超过28度,今天6月14日,中午温度23度,晚上得盖被子。
哈尔滨去沈阳需要隔离吗
低风险地区,不需要隔离,仅仅需要核酸检测证明。但是如果是中高风险或者当地没有发布疫情解除的相关公告的话去外地还是要被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的。
对下列人员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有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管控区所在镇街道旅居史人员;有虽未划定风险区但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所在镇街道旅居史人员;与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时空交集人员;国外归来人员。
2、对下列人员实施居家健康监测14天,前3天内进行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
1、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行政区旅居史人员;有虽未划定风险区但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所在行政区旅居史人员。
3、对“红码”人员实施集中隔离14天,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4“黄码”人员,除具备前述情形按相应规定办理外,对其余“黄码”人员应告知其规范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市后24小时内前往附近的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人员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
5、对其他报备人员,建议其进行1次核酸检测,完成14天自我健康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第四十五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