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自贡

自贡

车市“一口价”:谁在卷价格,谁在卷价值?

时间:2025-04-03 19:37:08 出处:汽车数据阅读(143)

  2025年的一口价中国车市,硝烟弥漫的车市“价格战”已悄然升级为一场名为“一口价”的营销革命。从合资巨头上汽大众、卷价价值广汽丰田到自主品牌奇瑞、格卷吉利,一口价车企纷纷高举“价格透明”的车市大旗,试图以简化购车流程、卷价价值消除信息差为卖点吸引消费者。格卷然而,一口价在这场看似整齐划一的车市降价浪潮中,有的卷价价值企业以“一口价”为噱头透支品牌信誉,有的格卷则借此重构服务体系、推动行业良性竞争。一口价究竟谁在浑水摸鱼,车市谁在引领变革?卷价价值接下来,一起来剖析“一口价”背后的靠谱密码。

  “一口价”鼻祖:上汽大众途岳新锐的示范效应

  作为“一口价”模式的始作俑者,上汽大众途岳新锐的成功不仅在于价格透明,更在于其构建了“价格+服务+产品力”的完整闭环。2024年成都车展上,途岳新锐以7.99万元的起售价上市,直接推动途岳家族销量突破2万台,并连续多月稳居“月销破万俱乐部”。

车市“一口价”:谁在卷价格,谁在卷价值?

  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大维度,首先价格透明化,通过固定配置对应固定价格,消除经销商“看人下菜碟”的议价空间,降低消费者比价成本;服务保障创新首推“动力总成终身质保”,覆盖发动机、变速箱等高价值部件,解决用户后顾之忧;产品力支撑则依托1.5T EVO II发动机技术,动力性与经济性远超同级竞品。

车市“一口价”:谁在卷价格,谁在卷价值?

  途岳新锐的案例证明,“一口价”若仅停留在降价层面,难以形成持久竞争力,唯有结合技术实力与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销量与口碑的双赢。

  广汽丰田的“双底线”策略:价格触底,品质保底

  面对行业对“一口价可能牺牲质量”的质疑,广汽丰田以“一价到底+三大核心部件终身质保”组合拳回应。2025年初,威兰达、锋兰达分别以12.98万元、8.98万元的一口价入市,同时承诺发动机、变速箱及混动电池终身质保,成为行业首个覆盖全系混动电池质保的合资品牌。

车市“一口价”:谁在卷价格,谁在卷价值?

  其底气源于三重保障,供应链精益管理依托丰田全球生产体系,通过“育成式采购”确保零部件质量稳定性,避免为降价压缩成本;技术积淀则来自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积累的27年研发经验,混动电池浅充浅放策略保障“0起火、0泄漏”安全记录;长期价值导向以质保承诺强化用户对混动车型耐久性的信心,推动新能源市场从“里程焦虑”转向“价值信任”。

  广汽丰田的实践表明,“一口价”的可靠性需以技术底蕴与供应链把控为根基,否则低价策略可能沦为饮鸩止渴。

  破局者比亚迪:跳出价格内卷,以智能化升维竞争

  当多数车企深陷“一口价”内卷时,比亚迪以“天神之眼”智能化战略开辟新战场。2025年初,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系统,覆盖7万至20万元主力价格带,无图城市领航功能(CNOA)与易四方泊车技术树立行业标杆。

车市“一口价”:谁在卷价格,谁在卷价值?

  其突围逻辑包含三大支点,技术升维通过智能化差异化竞争,将用户关注点从价格转向体验;全球化布局以1月海外销量6.6万辆、巴西与墨西哥市场增速超300%的成绩,验证技术输出的全球竞争力;生态整合则依托储能、电动化、智能化多领域协同,构建“技术纵深护城河”。

  比亚迪的路径证明,摆脱价格战的关键在于以技术创新重构价值标准,而非被动卷入降价漩涡。

  价格战的陷阱:速生速灭的“伪一口价”

  尽管“一口价”风头正劲,但部分车企的盲目跟风已暴露隐患。例如,某合资品牌为快速冲量,将B级车定价下探至A级车区间,却因削减工艺标准导致质量投诉激增;另有品牌借“限时一口价”名义频繁调价,两个月内降价超2万元,引发用户“背刺”争议。

车市“一口价”:谁在卷价格,谁在卷价值?

  此类案例折射出三大矛盾,短期销量与长期利润的矛盾导致单车毛利率下降,部分车企陷入“赔本卖车”困境;消费者信任透支表现为频繁调价或隐性减配损害品牌信誉,用户购车后“维权无门”风险升高;行业恶性循环则因过度依赖降价刺激,挤压研发投入,削弱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一口价”若缺乏产品力支撑,仅作为清库存或应对竞争的工具,终将难逃“速生速灭”的命运。

  点评:“一口价”的流行本质是消费主权觉醒的体现——用户渴望简化决策、规避套路。未来,车市竞争必将从“卷价格”进阶至“卷价值”,唯有将“一口价”作为服务升级的起点,而非营销的终点,才能真正赢得用户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上一篇:十年大众CC救主,全新探岳L感恩赠车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