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一场车企的集体狂欢,还是技术普惠幻象?
2025年,智驾中国汽车产业最喧嚣的平权口号莫过于“智驾平权”与“全民智驾”。从比亚迪的场车“天神之眼”到长安的“北斗天枢2.0”,从华为的集体乾崑ADS到小鹏的端到端大模型,车企们高呼“技术下放”“普惠大众”,狂欢似乎一夜之间,还技惠幻高阶智驾从奢侈品变成了白菜价。术普然而,智驾这场声势浩大的平权技术革命背后,是场车真实的行业进步,还是集体一场资本与市场的合谋?
智驾平权的表象:技术下沉与价格内卷
车企们正以“技术普惠”之名,将高阶智驾功能快速推向20万元以下市场。狂欢长安宣布在10万元级车型搭载激光雷达,还技惠幻深蓝AD PRO系统以11.99万元起售,术普比亚迪计划将“天神之眼”覆盖至15万元车型。智驾表面看,这似乎是一场技术的民主化运动,但实质是价格战催生的“硬件内卷”——激光雷达数量、算力芯片规格、传感器堆砌成为新营销话术。
然而,硬件堆砌不等于用户体验升级。当前多数车企的智驾系统仍停留在“能用”而非“好用”阶段。例如,某车企宣称“全国都能开”的无图NOA功能,实际在复杂路口仍需频繁接管;另一品牌标榜“端到端大模型”,却因数据训练不足导致决策逻辑僵硬。这种“技术纸面化”现象,暴露了行业在算法成熟度与场景适配性上的短板。
数据泡沫:400万辆车背后的“算法幻觉”
比亚迪宣称其智驾车型搭载量突破400万辆,特斯拉FSD累计里程超32亿公里,理想、小鹏亦以亿级数据为卖点。数据规模看似庞大,但数据的“质”与“多样性”才是关键。多数车企的数据池集中于高速路况或特定城市,对长尾场景的覆盖率不足。更严峻的是,数据闭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车企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黑盒算法”,导致数据回传与模型迭代脱节,形成“数据孤岛”。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数据驱动的智驾系统正加剧“马太效应”。头部企业凭借用户基数和资本实力,形成数据垄断;中小车企则陷入“数据贫困”,被迫选择“拿来主义”,如接入华为、地平线等方案,进一步丧失技术主权。这种分化,与“平权”口号背道而驰。
安全隐忧:被忽视的“技术达尔文主义”
在智驾军备竞赛中,安全成了一场危险的赌局。车企为抢占市场窗口,将尚未充分验证的L3级功能推向用户。例如,某品牌的城市NOA系统因未能识别临时施工围挡导致事故,最终以“用户操作不当”为由推责;另一品牌的自动泊车功能在雨天误判障碍物,酿成剐蹭。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智驾技术的成熟度远未达到大规模商用的安全阈值,而责任界定与法规监管仍处于灰色地带。
更值得警惕的是,车企对“用户教育”的敷衍态度。多数消费者对智驾功能的边界认知模糊,误将辅助驾驶视为完全自动驾驶。这种认知偏差,本质上是被营销话术误导的结果。
结语:2025年的智驾狂潮,既是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机遇,也是一场充满泡沫的冒险。当车企们高喊“让每个人享受智驾”时,需警惕技术乌托邦背后的现实落差。真正的平权,不是将激光雷达装进10万元车型,而是让技术回归本质——安全、可靠、以人为本。否则,这场狂欢终将沦为一场资本的游戏,而用户,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
上一篇:当DeepSeek遇上东风风神L7,全能SUV闭眼入(责任编辑:百科)
- 坐拥过亿粉丝 有车以后旗下电商平台车小蜂明年要卖3万辆新车
- 6.99万起全系1.5T,瑞虎5x高能版上市,比欧萌达便宜4万
- 激光雷达+城区智驾卷入15万元内!零跑B10你要干什么?!
- 搭载全新技术,豪华配置再升级!2025款腾势D9即将上市
- 采埃孚发布线控转向系统 将于明年量产
- 硬刚比亚迪秦L,风云A8L上市,限时优惠价9.99万元起!
- 限时优惠13.46万起,东风奕派eπ007如奕版上市,标配电动尾翼
- 整体下滑,还是回归理性?盘点1月国内车市销量
- 百度造车最新进展:JiDU SIMUCar已成功融通高速、城市双域智能驾驶
- 基于MMA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和轻混动力,全新奔驰GLB曝光
- 越野范十足!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将2月10日亮相
- 能坐9人的韩系新旗舰!全新现代帕里斯帝官图发布
- 全球汽车产量上周损失44.5万辆;宝马中国收购华晨制造公司
- 五菱缤果SUV价格调整,9万不到,买续航510公里的纯电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