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越团队“原地解散”事件仍历历在目,后极另一个“极”字开头的星销销辆车企也危险了!
今年前两个月,量暴极星累计销售新车119辆,跌月同比锐减73%,退市其中2月份只卖了37辆,后极同比跌幅超过84%。星销销辆
极越和极星不仅名字里都有“极”,量暴还有很多相似点。跌月比如品牌定位都是退市中高端,产品售价都在20万以上,后极背后股东方都是星销销辆吉利。
你们觉得,量暴极星会步极越后尘吗?跌月成为吉利控股集团下第2个退出市场的新能源品牌?
极星5
自从2017年极星品牌成立后,已经换了7位中国区一把手。退市沈峰、吴震皓、高竑、内森·福肖、冯旦、沈子瑜都不幸沦为匆匆过客。今年年初,星纪魅族CEO苏静正式成为极星中国区的新掌门人。
极星在中国的本土研发配套开发几乎趋于停滞,新车上市节奏未定。品牌在售主力车型是去年开始交付的极星4,计划今年在重庆工厂投产的极星5至今未有进一步的消息。
去年吉利控股开始推动旗下整车品牌整合,强调经营效率和战略聚焦。像极星这样长期亏损,且迟迟未能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的品牌,很难再得到单独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