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谈|留给大众中国的时间并不多了
【评论/李雅萱】昨天有位车企原高管在群里分享了一个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近期媒体沟通会有关内容的萱谈视频,配文是大众“大众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谦卑过”。的中国确,在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前,间并不论是不多一汽大众还是上汽大众,都是萱谈妥妥的龙头老大,人家卖车压根不用吆喝。大众
到底是中国此一时彼一时,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近日在媒体沟通会上立下的间并2030年的目标竟然是: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汽车制造商。要知道他的不多前任冯思翰在2021年可是说过:“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继续保持第一的市场地位,占中国市场份额的萱谈18%。”
到底是大众什么原因令大众汽车在华目标如此务实、如此“谦卑”呢?中国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大众所面临的间并问题是多方面的。在全球范围内,不多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新趋势。然而,大众在这一领域的布局相较于特斯拉、比亚迪等新兴力量显得稍显缓慢。尽管大众推出了ID系列电动车型,但在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策略也需要调整。过去,大众依靠其在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效应和产品质量,几乎不需要太多的市场营销就能实现销售目标。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对品牌的忠诚度也有所下降,大众必须通过更加积极的市场营销和更具吸引力的产品策略来应对这一变化。
从本次媒介沟通会发布的内容不难看出,大众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种种不足,接下来打算继续发挥在燃油车市场的优势,推进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发展。与其说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谦卑,不如说是被现实教育的结果。大众只能顺应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务实才能存活。
事实上,大众在中国市场式微的原因并不能仅仅归咎于自身,而是对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实力过于强大,甚至马斯克在今年都曾对外表示“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能干掉世界上其他大部分车企”,评价非常之高。
在新能源汽车品牌认知方面,中国车企终于有了与国外车企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机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吃苦最卷的种族,这样一群人倒腾出来的企业和产品,又有着本土化优势,国外车企拿什么与中国车企竞争呢?拿奇瑞举例,一场夜间媒体沟通会结束后,奇瑞人都还精神抖擞,奇瑞高管说平时在公司动不动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这个作息早就习惯了,怪不得奇瑞这几年在技术储备和上市新车上都如此丰富。
笔者认为,大众汽车能够务实看到自己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固然是好事,但看到问题能否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如果大众汽车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不能全盘中国化,也就是关键岗位用中国人,关键技术用中国团队,关键零部件用中国供应商,大众汽车在2030年前想保住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位置都很难。
其实,留给大众中国的时间并不多了。
本文地址://www.c6tanks.com/news/673c77898548.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