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焦点 快讯】
2018年11月19日,银行优化平安银行获批筹建“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机制这是突围平安银行于2012年首开先河成立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汽车金融事业部后的又一大胆举措。
此前,专业招行、化又中行等以信用卡为突破口,趋势开拓汽车分期业务,银行优化切入汽车信贷消费领域;中信、机制民生、突围光大等银行也在汽车金融领域重拳出击。专业虽然产品不同,化又业务也不尽相同,趋势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管理机制方面有所创新、银行优化不断完善。机制
事业部制实现提质增效
近几年,突围随着各方机构进入汽车金融市场,银行原有的低息优势被汽车金融公司的渠道强把控力、融资租赁公司的灵活及狼性所冲淡,其死板的管理体制却开始被业界诟病。
平安银行在这方面可谓开行业先河。
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始于2002年,2012年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合并后,汽车金融业务实施独立事业部专营架构,实行垂直业务管理:总分支人财物一条线到底,前中后台分开,总部集中化管理。
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事业部总裁傅忠强曾表示,近几年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得以快速发展,除了有行业向好、集团综合金融优势的原因之外,事业部制也很关键。
光大银行在2018年成立的汽车金融事业中心,也采用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实行独立核算、独立考核、风险内嵌,旨在通过赋予汽车金融事业中心相应的人员、财务、风险、信贷资源等方面的独立支配权,激发组织活力,推动汽车金融业务增长。
在银行传统的总分支组织架构中,由于受到考核体系和经营目标的影响,支行、分行、总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博弈,业务开展中多有重复,且受制于各银行对行业把握的不同,不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更难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创新需求。
相比传统的银行总分支模式,事业部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事业部制使得银行的组织架构扁平化,垂直管理分支机构,管理更加灵活高效,便于创新;二,可以有效避免分支行在同一领域的资源重复投入,有利于对银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三,专注细分行业领域,团队专业性强,便于开拓市场,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对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提质增效。
以平安银行汽车金融事业部为例,自2012年实施独立事业部专营架构以来,业务规模从不足百亿,快速跨越千亿。2018年平安银行的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额1476.68亿元、同比增长24.7%,新增客户数92万户、同比增长29%;截至2018年末,汽车金融贷款余额1720.29亿元,较上年末增幅22.1%。汽车金融已经成为平安银行的特色业务。
汽车金融业务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的平安银行又有新动作:2018年11月19日,平安银行获批筹建“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尽管在本次采访中,平安银行以“尚在筹建中,不便透露相关信息”为由,对于成立汽车消费金融中心的初衷和相关规划没有给出官方回复,但据业界人士推测,此次平安银行筹建汽车消费金融中心,或旨在建立新的汽车金融业务场景,扩大经营范围,同时确保强监管下的业务合规。
主要通过汽车分期展业的招商银行,近年来也在不断改革、优化组织架构:搭建了扁平化的服务体系,打造高效率的轻型管理架构,实现管理的“专业化、扁平化、集约化”,建立端到端的客户服务流程,使得专业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也在不断提高。
招商银行作为国内零售业务的标杆银行,早在2001年就设立了信用卡中心并采用全国集中化运作模式,成为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独立运行信用卡业务的商业银行。自2007年推出车购易信用卡分期购车品牌以来,汽车分期业务逐渐成了招行信用卡中心的重要业务增长点。
据招行工作人员介绍,“招行汽车金融业务的管理是扁平化的垂直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服务的统一、专业、高效,总部对各地的业务掌控力强,响应快速。”据悉,目前银行业内,只有招行和平安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采用的是这种扁平化的垂直管理模式。
凭借庞大的客户规模、专业高效的服务、极好的客户使用体验等优势,招行信用卡中心汽车分期业务的服务质量及能力获得主机厂高度认可。
建设银行同样是以信用卡为突破口,开拓汽车分期业务,切入汽车信贷消费领域。在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研究员问到建行汽车分期业务模式时,建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信用卡中心管理全行信用卡业务,所有制度流程都是总行统一制定,分支行执行。这种方式好处是全行标准统一,操作规范,便于管理;弊端是灵活性不够,地区差异性无法充分顾及。”
专业化是另一趋势
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客户提供优质、专业的汽车消费金融业务的背后,是高企的自营成本。扁平化的垂直管理模式下,意味着在拓展新的业务城市时,自营成本的较高投入,对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也有着较高要求。
在谈到银行的管理机制对汽车金融业务推进的影响时,来自工行地方支行的工作人员坦言:“银行最看重的还是稳健,说白了,银行最怕的就是风险。汽车金融业务是需要多部门协同的业务,组织架构搭建得是否合理、授权是否清晰都会对业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总行对汽车金融业务没有权责明晰,比如信用卡中心可以做,个贷中心也可以做,那也许到最后就是谁也不做。他们会选择风险更小、更容易做的业务去做,比如房贷。而且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领导在三五年内要看到成绩,每个部门有自己的定位,如果哪个部门带头尝试涉足汽车金融领域,三五年内是否可以保证出成绩?而且在业务推动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谁来担责?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尝试新业务领域的拦路虎。所以只有从管理体制着手,实现责任和利益明晰,才可能推动相关部门去涉足新业务领域。”
而据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的了解,工行近两年在汽车金融业务上的打法被业界称为有点“野”,为了快速获得市场份额,他们采用与第三方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合作的模式展业。“工行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可以利用第三方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和前端销售团队,快速占领市场,弊端是工行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团队,不能培训专业人才,依靠的仅仅是自身的资金优势,做个资金批发商而已。”一汽车金融公司老总坦言道。
在广州从事汽车销售行业11年的史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银行要做好风控,首先必须懂行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来到市场,深入到行业里面来,在前端获取信息,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产品,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
中国汽车金融实验室研究员在走访汽车市场时,发现凭借专业团队、接近市场、了解客户需求等优势,平安银行的汽车消费金融业务获得了合作经销商的认可。在广州一家4S店经理看来,“平安银行的产品开发能力和服务意识最强。他们有专门的业务人员驻店提供服务,还会主动跟我们一起策划营销活动。”
商业银行的劣势很大程度上与其专业性不够是分不开的。将汽车金融业务与其他金融业务分开,建立系统的信贷流程、风控体系和管理机制,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性,也许是银行开拓汽车金融业务的必选之路。
文/张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