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行情

马斯克“推倒”的碳化硅,被雷军“扶”正?

来源;盖世汽车

雷军正在“以身作则”,推倒教会新能源车企真正的碳化“互联网思维”。

小米SU7的硅被热度,让此前专属于互联网世界的雷军流量密码,潜移默化渗透进了原本充满“钢筋水泥”的扶正汽车产业。

现下看来,推倒智己大概算是碳化第一个蹭了小米汽车热度的一家车企。

4月8日晚,硅被智己在L6发布会上围绕三电、雷军性能和智能配置等维度,扶正用了大部分时间将L6与小米SU7对比,推倒希望可以借此为L6造势吸引流量。碳化

然而适得其反,硅被就在当晚,雷军智己由于错误解读了小米SU7的扶正电驱配置(智己提到“小米 SU7 Max 是前 IGBT + 后 SiC”),遭到了小米汽车的连环“反击”: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账号连续发布三则内容,要求智己公开正式致歉。随后,智己CEO刘涛发文致歉。但小米汽车表示并不接受,又发布了一则带有公章的致歉函。

值得一提的是,盖世汽车注意到,小米汽车仅仅在刘涛发文致歉的半个小时后便做出了“不接受”的决策,可见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小米汽车快速的反应速度和上下协同的执行效率。

另一方面,从舆论效果来看,智己借势营销被小米汽车“穷追猛打”,反而大力宣传了“小米 SU7 Max 前后电机均为碳化硅”。

正如小米汽车产品经理在线辟谣所称:“小米SU7全系全域碳化硅,不仅前后电驱都是碳化硅,就连车载充电机(OBC)和热管理系统的压缩机都用了碳化硅。”

也就是说,随着两家车企“拉扯”的回合越多,业内对碳化硅的关注度也就越深。

甚至就在事件发酵次日(4月9日),已有投资者在投资问答平台询问相关产业链公司:“贵司的碳化硅生产设备以及碳化硅产品有应用在小米汽车上吗?”这一次,在舆论上沉寂已久的碳化硅,再次被推上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廉价珠宝到珍稀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的“翻身仗”

对于友商错误解读,对方一封态度端正且严肃的道歉信已然足够。为何小米汽车如此执著于纠正智己的错误,一再重申“全系全域碳化硅”?碳化硅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究竟有怎样独特的意义?

要知道,小米SU7一经问世便声称是“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Dream Car”,定位高端豪华,其电动化喝智能化配置也是“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单就碳化硅的使用量而言,据某车企分析,小米SU7的SiC MOSFET用量非常多,“主驱、车载电源、热管理和充电网络都搭载了碳化硅芯片”。单电机版本约为64颗,其中主驱约36颗,OBC约14颗,高压DC-DC约8颗,空压机电控约6颗;双电机版本约为112颗,其中主驱48颗,辅驱36颗,OBC约14颗,高压DC-DC约8颗,空压机电控约6颗。这还不包括充电桩和PTC等环节。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电气化配置数据,小米汽车碳化硅功率器件供应商主要为联合电子和英飞凌。

马斯克“推倒”的碳化硅,被雷军“扶”正?

分享到:

Baidu
map